专题信息
【风险提示】岁末年初防范非法集资小贴士
2025-01-08
岁末年初,春节临近,为了共度和谐幸福年,大地保险温馨提醒您,拒绝高息诱惑、远离非法集资,并为您准备了以下防范非法集资小贴士:
一、非法集资有哪些表现形式?
根据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》,非法集资,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,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,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。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内容广,表现形式多样,主要有以下几类:
(一)设立互联网企业、投资及投资咨询类企业、各类交易场所或者平台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资金互助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吸收资金;
(二)以发行或者转让股权、债权,募集基金,销售保险产品,或者以从事各类资产管理、虚拟货币、融资租赁业务等名义吸收资金;
(三)在销售商品、提供服务、投资项目等商业活动中,以承诺给付货币、股权、实物等回报的形式吸收资金;
(四)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或者国家有关规定,通过大众传播媒介、即时通信工具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传播吸收资金信息;
(五)其他涉嫌非法集资的行为。如利用元旦、春节期间民风民俗特征,针对特定人群心理特征实施非法集资行为。
二、为什么岁末年初更要警惕非法集资?
不法分子针对易受骗群体不断翻新套路,更容易利用元旦、春节期间人们的松弛感心态,在养老、投融资、涉农、市场零售、文旅、黄金托管等非法集资案件高发领域针对性设套,打着康养服务、区块链、虚拟货币、人工智能、元宇宙、生物科技、云养殖、绿色经济、新能源、跨境电商、影视投资等旗号,肆意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。
佳节将至,面对花样繁多的非法集资圈套,一定不要心存侥幸,高度警惕此类噱头行为背后的风险,增强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,主动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法规和金融常识,既要谨防上当受骗、落入非法集资陷阱,也需明白风险责任买者自负的道理。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和家庭幸福,请时刻警惕,自觉远离非法集资,过个和谐幸福节。
三、典型非法集资活动有哪些套路?
(一)装点公司门面,营造实力假象。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,办理工商执照、税务登记等手续,貌似合法,实则没有金融资质。这些公司或办公地点高档豪华,或宣传国资背景,或投入重金通过各类媒体甚至央视进行包装宣传,或在高档场所(如人民大会堂)举行推介会、知识讲座,邀请名人、学者和官员站台造势,展示与领导合影及各种奖项,欺骗性更强。
(二)编造投资项目,打消群众疑虑。从过去的农林矿业开发、民间借贷、房地产销售、原始股发行、加盟经营等形式逐渐升级包装为投资理财、财富管理、金融互助理财、海外上市、私募股权等形形色色的理财项目,并且承诺有担保、可回购、低风险、高回报等。
(三)混淆投资概念,常人难以判断。不法分子把在地方股交中心挂牌吹成上市,把在美国OTCBB市场挂牌混淆是在纳斯达克上市;有的利用电子黄金、投资基金、网络炒汇等新的名词迷惑群众,假称新投资工具或金融产品;有的利用专卖、代理、加盟连锁、消费增值返利、电子商务等新的经营方式,欺骗群众投资。
(四)承诺高额回报,编造“致富”神话。高利引诱,是所有诈骗犯罪分子欺骗群众的不二法门。不法分子一开始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投入者的本息,然后是拆东墙补西墙,用后来人的钱兑现先前的本息,等达到一定规模后,便秘密转移资金,携款潜逃。
四、警惕保险领域非法集资
非法集资套路隐藏在生活各个隐秘角落,在保险领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:
(一)不法分子假借保险名义或以保险机构名义实施诈骗,如虚构保险产品、承诺保外利益、出具假保单等,骗取资金。
(二)不法分子在推介保险产品过程中刻意混淆保险与非保险的差别,假借保险产品或保险公司名义骗取信任,实则诱导购买非保险产品、参与“互助计划”等与保险无关非法集资活动,从而实现骗取资金等目的。
为保护您的财产安全,购买保险产品过程中,切记通过正规渠道完成投保流程,投保过程中尽量做到“三查”、“两配合”,即通过保险公司网站、客户热线或监管部门、行业协会网站查人员、查产品、查单证,配合做好转账缴费、配合做好回访。另外请及时关注正规机构发布的保险广告信息和非法集资风险提示,遇到可疑行为请及时拨打95590进行举报投诉。
五、如何防范非法集资风险?
非法集资套路千千万,规避非法集资陷阱有妙招。请您牢记以下“三要、三不要”。
一要理性,不要侥幸。天上不会掉馅饼,掉下来的不是“圈套”就是“陷阱”。要坚守理性底线,想想自己懂不懂,比比风险大不大,看看收益水平合不合实际,问问家人朋友怎么看,不要被赌博心态和侥幸心理蒙蔽双眼!
二要稳健,不要冒险。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,还可能是投资骗局,投一次就血本无归!要合理评估自身承受能力,审慎确定风险承担意愿,不冒险投资!
三要警惕,不要盲目。“收益丰厚、条件诱人、机会难得、名额有限”都很可能是忽悠,一定要警惕、警惕、再警惕!多留个心眼儿,绝不要听风就是雨,盲目“随大流”投资!